摘要:2022年建筑陶瓷工业规模以上企业单位数1026家,较2021年有22家退出市场。过去的2021、2022两年间,全国建筑陶瓷生产企业减少115家,生产线减少275条,减幅9.96%;瓷砖年产能由2020年的123.20亿平方米,增长至125.56亿平方米,增幅1.91%。2022年全国陶瓷砖产量为73.1亿平方米,同比下降12.74%,陶瓷砖产量在2016年达峰后震荡下滑。

一、定义及分类

建筑陶瓷是房屋、道路、给排水和庭院等各种土木建筑工程用的陶瓷制品。我国建筑陶瓷品种已达2000多种,包括各种建筑物饰面用的墙地砖(板)、建筑琉璃制品及饰面瓦等几大类,按照用途主要分为:外墙砖、内墙砖、地砖、特殊场所用砖等;按照吸水率主要分为:瓷质砖、瓷砖、细砖、质砖、陶质砖;按照装饰方式和风格主要分为:仿石砖、耐磨釉面砖、仿古砖哑光釉砖、大理石瓷砖等;按照生产工艺主要分为:一次烧成砖、多次烧成砖、后加工产品(抛光砖、抛釉砖、拼花砖)等。目前,我国陶瓷砖产品主要以抛光砖、内墙砖(釉面砖)及抛釉砖、仿古砖为主流产品,呈现三足鼎立的市场格局。

建筑陶瓷的分类

二、行业政策

建筑陶瓷行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为我国城乡建设及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提供了重要原材料保障。近年来,国家制订了系列相关政策,加快建筑陶瓷行业转型升级、节能降耗,促进行业健康发展。2020年10月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商务部发布《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2022年版)》,将“陶瓷用高档装饰材料生产”列为鼓励类。2023年12月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发布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24年本)》,将“陶瓷集中制粉、陶瓷园区清洁煤制气生产技术开发与集中应用;建筑陶瓷干法制粉技术与装备应用;电烧辊道窑技术与装备开发及应用;单块面积大于1.62平方米(含)的陶瓷板生产线和工艺装备技术开发与应用;利用尾矿、废弃物等生产的轻质发泡陶瓷隔墙板及保温板材生产线和工艺装备技术开发与应用”列为鼓励类。

中国建筑陶瓷行业相关政策

三、行业壁垒

1、销售渠道壁垒

建筑陶瓷行业销售模式发展已趋于成熟,包括经销及直销在内的主要渠道和销售网络已十分稳定,形成了较高的销售渠道壁垒。经销商网络覆盖广度及下沉程度,是市场零售的重要基础,对建筑陶瓷企业具有重要意义。要建设覆盖范围较广的经销商渠道,对企业订单管理、产品配送、经销商开发管理等诸多方面均有较高要求,并且经销商的忠诚度也需一定时间进行培养。具体而言,优质经销商更看重合作企业对其在营销、培训、技术推广等方面的支持力度,已普遍有了较固定的合作厂商,新进入企业需花更多人力、物力、财力才能搭建一定规模的经销商网络。因而稳定高效的销售渠道日益成为行业内领先企业的重要竞争优势。直销客户则多为大型房地产商,对建筑陶瓷企业的技术研发和生产制造能力都有较高要求,以应对其大批量工程需求,通常与供应商保持着较稳定的合作关系,因而对建筑陶瓷行业新进入企业构成较高壁垒。

2、生产规模壁垒

建筑陶瓷行业具有重资产属性,土地、厂房及大型生产设备购置成本高。建筑陶瓷企业只有扩大生产规模,实现临界规模以上产出,才能提升效率,降低成本,摊薄运营及维护费用,赢得竞争优势。行业内领先企业已通过多年的持续投资和积累,已形成明显的生产规模优势,并不断提升产线的自动化、智能化、信息化程度,提高生产效率,强化产能先进性,降低生产成本,形成“规模越大-成本越低-规模越大”的良性循环,对建筑陶瓷行业新进入企业构成较高壁垒。

3、节能环保壁垒

近年来,我国制定了《陶瓷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陶瓷工业污染防治可行技术指南》《陶瓷工业废气治理工程技术规范》《建材行业节能减排先进适用技术目录》《建筑卫生陶瓷行业准入标准》等政策标准,对建筑陶瓷企业的节能、环保水平设定了较高要求。同时,我国“十四五”规划已经提出,力争2030年前达到二氧化碳排放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目标。在国家和地方政府的持续引导和强化监管下,建筑陶瓷行业整体向着节能化、清洁化方向演进,节能环保投入增加,对建筑陶瓷行业新进入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构成较高壁垒,有利于推动行业整合和规范发展。

4、品牌壁垒

建筑陶瓷属于耐用消费品,对消费者而言注重产品品质、设计风格、品牌理念、用户体验等,更多消费者倾向选择高知名度、美誉度的陶瓷品牌。行业内领先企业依靠技术优良、经验丰富的研发、设计及售后服务团队,通过长期的市场积累,已在市场树立了稳定的品牌地位,并通过大规模富有特色的营销活动来提升和保持品牌价值,对建筑陶瓷行业新进入企业构成一定壁垒。

5、设计研发壁垒

随着建筑陶瓷产品不断更新换代,装修装饰风格向着个性化、创意化、艺术化方向发展,人们对建筑陶瓷产品的需求不仅仅停留在装饰、防潮、防污等基础功能,越来越希望建筑陶瓷产品具有时尚性和一定的艺术价值,同时具备防滑、防静电、抗菌、降甲醛、发热等特殊功能。为提高墙地砖产品在终端市场的竞争力,企业要增强创新意识,加强研发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在新材料的开发、新技术的应用、新设备的引进等方面加大研发投入,并联合高校及研发机构实现成果快速转化,在关键核心技术上实现突破,开发出集装饰性、艺术性、功能性为一体的新产品,满足消费者不同的需求,对建筑陶瓷行业新进入者构成较高的设计研发壁垒。

四、产业链

1、行业产业链分析

建筑陶瓷行业的上游主要为坯料、釉料等原材料的开采及加工业、能源行业与陶瓷生产设备制造行业;下游则为建筑装修装饰行业,包括住宅及公共建筑装修,涉及商业、交通、体育、旅游等不同领域,以及阶梯、桌面、台面、柜面等众多新型应用场景。我国地域辽阔,矿产资源丰富,非金属矿物市场供应充足。我国矿物原料及釉原料等非金属矿物原料的开采与加工企业众多,行业竞争较为充分。同时陶瓷企业为保证原材料稳定供应,通常会与供应商签订长期合作协议。综合来看,上游原材料开采及其加工行业对建筑陶瓷行业影响不大。建筑陶瓷产品的下游需求方主要包括商品房购买者、旧房二次装修消费者、房地产企业以及学校、医院、写字楼等单位,其需求受房地产市场影响较大。

2、行业领先企业分析

(1)蒙娜丽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蒙娜丽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陶瓷工业协会副理事长单位,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协会副会长单位,全国建筑卫生陶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单位,获得中国质量奖提名奖,是杭州亚运会官方建筑陶瓷供应商。公司在研发实力、工艺装备、应用技术、销售模式、专业的系统服务能力、品牌影响力等方面位居行业前列,已发展成为行业一线品牌。公司共有佛山、清远、藤县、高安四大生产基地。2023 年上半年我国房地产市场持续低迷,陶瓷行业告别过去高速发展的时代,进入存量甚至缩量的激烈竞争时代。截至2023年上半年公司建筑陶瓷制品制造收入为28.99亿元,同比增长0.15%。

2017-2023年H1蒙娜丽莎建筑陶瓷制品制造收入及增速

(2)广东东鹏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广东东鹏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是建筑卫生陶瓷行业的头部品牌之一,连续多年获世界品牌实验室认可为行业内最有价值品牌。公司大力推进绿色制造和绿色发展,是工业和信息化部列入的第一批绿色工厂示范单位。公司拥有瓷砖/板、卫浴、集成墙板、木地板、涂料、辅材等系列产品和整装家居业务,具备“1+N”多品类优势,提供一站式硬装产品解决方案。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继续践行高质量增长,充分发挥品牌渠道优势,深耕零售优势渠道和优质工程,努力提升全价值链效率和效能,精益运营、降本增效,实现营业收入57.31亿元,同比增长13.3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6.29 亿元、同比增长 224.64%。

2017-2023年Q3东鹏控股营业收入与归属净利润情况

五、行业现状

中国是陶瓷的故乡,建筑陶瓷是我国优势产业。陶瓷砖因其外观精致、图案多样,同时具有防水、抗污、耐磨、耐腐蚀等特点,具有极其广泛的应用领域。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陶瓷砖生产国、消费国及出口国。据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协会数据,2022年全国陶瓷砖产量为73.1亿平方米,同比下降12.74%,陶瓷砖产量在2016年达峰后震荡下滑。

2015-2022年中国陶瓷砖产量及增速

六、发展因素

1、有利因素

1政策支持

国家已出台多项政策,大力引导、鼓励我国建筑陶瓷行业进行产业升级。《工业能效提升行动计划》《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2022年版)》《建材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质量强国建设纲要》《工业重点领域能效标杆水平和基准水平(2023年版)》《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24年本)》等政策,都对建筑陶瓷产业转型升级起到了引导、支持的作用,加速了国内高品质建筑陶瓷企业的发展。

2城镇化加速与二次装修为建筑陶瓷行业提供广阔的市场空间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截至2023年,我国的城镇化率达到66.16%,距离发达国家80%以上的平均水平仍有较大的增长空间,将推动我国各类房屋建设规模持续保持在较高水平,直接拉动建筑陶瓷产品需求。中国房地产存量市场巨大,二手房交易市场规模的提升,直接带动了房地产二次装修和建筑陶瓷需求,同时,自住住房超过一定使用期限后也有重新铺设地板的需求。国家近年来日益重视公共服务体系的建立和健全,其对廉租住房、公共租赁住房、改造棚户区居民住房、改造农村危房及游牧民定居等领域的投入,也将有利于建筑陶瓷市场需求的长期稳定增长。另外,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全面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的指导意见》,力争2025年底前基本完成2000年底前建成的需改造城镇老旧小区的改造任务,大量的改造任务,将带动建筑陶瓷市场大量的新增需求。

3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为建筑陶瓷行业带来更大的发展空间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要求提高。据统计,截至2023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218元,比上年名义增长6.3%,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1%。分城乡看,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1821元,增长5.1%,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4.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691元,增长7.7%,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6%。随着消费者消费需求和消费层次的不断提高,消费者对建筑陶瓷的个性化和独特性要求将会提升,这将为建筑陶瓷行业带来更大的发展空间。

2、不利因素

1国际贸易壁垒增加

我国是最大的建筑陶瓷生产及出口国,产品质量好、 价格低,对海外建筑陶瓷市场造成了一定冲击。为了保护本国建筑陶瓷产业,一些国家和地区建立了贸易壁垒以阻碍我国建筑陶瓷出口。 2011 年以来,欧盟、美国、印度、巴西、阿根廷、哥伦比亚等经济体对我国的陶瓷砖产品实施了反倾销调查,对我国建筑陶瓷行业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2下游房地产行业波动,市场需求不确定性增加

建筑陶瓷行业与房地产市场具有一定相关性。2023年房地产行业继续下行,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110913亿元,同比下降9.6%(按可比口径计算);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屋施工面积838364万平方米,同比下降7.2%;房屋新开工面积95376万平方米,下降20.4%;房屋竣工面积99831万平方米,增长17.0%;商品房销售面积111735万平方米,同比下降8.5%。我国房地产市场持续低迷,建筑陶瓷行业告别过去高速发展的时代,进入存量甚至缩量的激烈竞争时代。

3仍面临一定能耗压力

目前,我国高品质建筑陶瓷的生产企业虽然已普遍在节能减排上取得较大成绩,但由于建筑陶瓷部分产区承载的产能较大,对当地的经济、环境协调发展带来了一定压力,因此在未来仍面临着一定的能源、环境压力。国内高品质的建筑陶瓷企业必须树立超前的绿色发展意识,向绿色低碳循环经济的方向深入发展。

七、竞争格局

整体而言,我国建筑陶瓷行业集中度较低,呈现“大行业,小企业”的竞争格局,市场竞争较为激烈。据统计,2022年建筑陶瓷工业规模以上企业单位数1026家,较2021年有22家退出市场。瓷砖年产能由2020年的123.20亿平方米,增长至125.56亿平方米,增幅1.91%。在此情况下,建筑陶瓷头部企业可充分利用资金及技术优势,结合已有的市场地位及品牌影响力,提前布局绿色生产,加大环保投入,并通过规模化生产不断降低成本,形成在环保政策趋严大背景下的可持续发展优势。因而我国先后出台的系列环保政策实际上已成为建筑陶瓷行业淘汰落后产能、产业转型升级的倒逼机制,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行业健康长远发展。综合产品研发和创新能力、品牌知名度、生产和销售规模、销售渠道建设等各方面因素考量,我国建筑陶瓷行业可区分为三个梯队的竞争格局。

中国建筑陶瓷行业竞争梯次

八、发展趋势

随着世界工业发展格局逐步向互联网、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等方面发展,大批中低端产能正不断地被加快淘汰,因此加快中国建筑陶瓷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已经迫在眉睫,建筑陶瓷行业未来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原材料标准化、建筑陶瓷信息化、产品绿色化三个方面。

中国建筑陶瓷行业发展趋势

声明:如果您在下载时遇到问题,或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稿酬或其它问题,请通过邮件datastudy.org@outlook.com或客服微信lsy552277li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回复您,并作平台维护、下架、删除等处理。 书云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数研咨询 » 建筑陶瓷 - 产业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