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机场 - 产业百科
摘要:智慧机场的建设,可以让很多产业得到蓬勃的发展,航空体系中的各项产业都会直接受益,其工作效率将会得到显著的提升,旅客也会收获更高的服务质量,同时优化内部管理,增添企业效益。近年来我国智慧机场市场规模增长迅速,2022年市场规模约为62.76亿元。
一、定义及分类
智慧机场是在数字机场的基础上,高度集成新一代信息技术包括信息感知、传输、处理各个环节,并运用近距离无线通信、传感网海量数据存储、数据挖掘、云计算、信息安全等关键技术,建立的功能更加完善、更加安全高效的机场,它除了为民航各级行政主管部门、企业、机场提供及时、准确、有效的信息服务外,同时为旅客和机场客户提供服务。智慧机场可以细分为机场智慧安全、机场智慧营销、机场智慧服务。
二、行业政策
目前,我国现有及规划在建的通用航空机场大多集中在发达地区,根据《“十四五”规划纲要和2035远景目标纲要》,“十四五”期间,我国将继续规划低空飞行政策并推动通用航空机场建设。“十四五”将迎来通用航空产业发展的历史性机遇,通用航空将向“数量”与“质量”并求、“有人”与“无人”并重、“通用”与“军用”并举方向迈进,直升机、无人机、通用飞机将取得产业化突破,民用无人机、新能源飞机等新型通航产品将实现跨越式发展,通用航空领域将逐步形成航空器研发制造、运营管理、服务消费、人才培养、基础设施建设等全产业链协同发展格局。
三、发展历程
智慧机场是在数字机场的基础上,高度集成新一代信息技术包括信息感知、传输、处理各个环节,并运用近距离无线通信、传感网海量数据存储、数据挖掘、云计算、信息安全等关键技术,建立的功能更加完善、更加安全高效的机场,它除了为民航各级行政主管部门、企业、机场提供及时、准确、有效的信息服务外,同时为旅客和机场客户提供服务。随着国家对机场建设及投资力度的不断加大,中国正迎来一轮“智慧机场”信息化升级的高峰。“智慧机场”的建设与实施可以极大地提升机场的运营和管理效率,为机场带来了全新的运营和发展机遇。目前我国智慧机场行业共经历初始阶段、引进阶段、推广阶段与全面智慧化四个发展阶段:
四、行业壁垒
1、技术壁垒
智慧机场行业涉及人工智能、人脸识别、大数据、云计算、信息安全等多种核心技术,一般企业很难全面掌握智慧机场行业所涉及的技术。若依靠自身研究开发则需要较长时间的积累,并需要较大规模资金的投入。
2、合作壁垒
物联网行业是集移动通信、计算机软硬件、互联网等于一身的跨领域行业。企业需要与产业链上的移动芯片厂商、元器件厂商、智能终端厂商、电信运营商、应用软件厂商密切配合,掌握各个环节的技术与业务特点,才能真正融入产业链,这对企业的技术深度和广度、国际化服务能力、项目管理水平、响应速度等方面提出了较高要求。同时需要与机场管理方面紧密合作,针对客户的实际需求做出合理的应对匹配开发,随着产业链日渐成熟,智慧机场后进入企业在短期内与产业链各环节形成紧密合作的难度相对较大。
3、人才壁垒
智慧机场行业覆盖领域广泛,需要软件、人工智能、信息安全等等、涉及系统内核、硬件驱动、多媒体、安全、性能优化、系统测试、工具构建、应用开发、界面设计、项目管理、质量控制等多领域,其中任何一个领域出现短板,都无法为客户提供全面和及时的服务。以大数据为代表的智慧机场、智慧交通等技术正逐步普及,从业者只能在专业公司内通过长期工作实践逐步学习成长。规模小的企业难以招募足够质量和数量的人才,更难以构建完整的业务体系和技术梯队。此类人才目前在中国相对缺乏,智慧机场行业具有较高的人才壁垒。
五、产业链
我国智慧机场行业产业链上游主要为各类智慧机场建设所需智能系统等。中游为智慧机场产品行业,细分产品包括机场智慧安全、机场智慧营销与机场智慧服务。从智慧机场的下游应用来看,主要分为智慧空侧、智慧航站楼及智慧路侧。智慧空侧主要通过对气象、空管、场面雷达等数据保障航空器安全、高效的运行为核心工作,从而实现为空侧高效的运行提供合理的资源保障和配置。智慧航站楼则主要体现在旅客在航站楼内实现自助化服务等智慧化服务。智慧路侧则是伴随着交通枢纽的完善逐步实现的,智慧陆侧的发展可依靠建设机场综合交通,实现民航运输与地面交通运输的无缝衔接,多交通方式及多区域通行的智能调度与资源分配,不但能满足旅客不同的出行需求,还可为旅客节约出行时间和降低出行成本。
六、行业现状
机场是交通运输中的关键环节,是交通体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以互联网为背景的城市基础建设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关注,各种新科技的信息交流也不再出现阻碍,智能化的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我国的大部分城市已经凭借智慧城市理念,构建出了完整的智能基础体系。智慧机场的建设,可以让很多产业得到蓬勃的发展,航空体系中的各项产业都会直接受益,其工作效率将会得到显著的提升,旅客也会收获更高的服务质量,同时优化内部管理,增添企业效益。近年来我国智慧机场市场规模增长迅速,2022年市场规模约为62.76亿元。
七、发展因素
1、有利因素
(1)经济的增长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不断深入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乘坐飞机商务出行、旅游的人数不断增长,据统计,2023年中秋节、国庆节假期国内旅游出游人数8.26亿人次,按可比口径同比增长71.3%,按可比口径较2019年增长4.1%,使得机场的客流不断增加。在每年大量的空中旅行需求下,我国机场数量不断增加,据统计,2023年,我国境内民用航空有实际出港定期客运航班的正式通航机场共257座(不含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以下简称境内机场)。全年新通航机场6座,2023年旅客吞吐量达到1000万的机场共38座,相比2022年增加了11座,相比19年减少了1座。随着人们对于机场多元化功能的需求,智慧机场迎来发展契机。
(2)机场的大规模规划
根据民用航空“十四五”发展规划显示,“十四五”时期,民航发展处于新的历史方位,具有新的阶段性特征,需要坚持和拓展民航“一二三三四”总体工作思路。要牢牢坚持“发展为了人民”理念;要持续推动运输航空和通用航空“两翼齐飞”协调发展;要始终坚守飞行安全、廉政安全、真情服务“三条底线”;要构建完善系统完备的现代化国家综合机场体系、便捷高效的航空运输网络体系、安全可靠的生产运行保障体系“三个体系”;要奋力拓展民航产业协同发展新格局、智慧民航建设新突破、资源保障能力新提升、行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新成效“四个新局面”。未来我国大部分地区都将进行机场的建设,据规划中显示到2025年我国民用机场数量将达到770个,机场的大规模规划也将给智慧机场行业带来广阔的发展前景。
(3)“技术+政策”推动智慧机场行业发展
当前,以信息技术为引领,以“智慧”为重要特征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兴未艾,对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乃至思维方式产生深刻影响。顺应这一潮流,近年来有关智慧机场的相关政策文件不断出台,为建设智慧机场助力。
2、不利因素
(1)基础条件欠缺
从智慧机场打造所需的基础条件上来看,我国的机场在部分重要的信息系统方面的配置存在缺失,如中央信息集成系统、行李管理系统等。这对整合、分享整个机场的信息,提升客户的行李服务方面都会造成一定限制。
(2)旅客服务能力相对较弱
目前国内机场的旅客服务能力及非航业务水平相对世界领先机场而言相差较大。与之相对应的是,以旅客为导向的服务理念、经营思路、专业人才配置等方面都不尽完善。在发展智慧机场的过程中,这是必须要克服的挑战。
(3)供应商风险
智慧机场打造的过程中将逐步整合起各利益相关者,由于服务、技术供应商增多,各环节流程分散于各利益相关者之间,作为机场尤其需要注意控制供应商风险。与相关政府机构萧条沟通,管理分散的服务和IT技术供应商,规避各利益相关方的角色、责任定义不清的风险,随着智慧机场建设的逐步成熟,将不可避免地成为各机场在实际操作中将面对的挑战。
八、竞争格局
目前,智慧机场竞争格局较为分散,大多数企业通过自身优势切入细分市场。在智慧运营细分市场上,除了华为外,易华录、范德兰德物流自动化系统(上海)有限公司、鼎桥通信技术有限公司等企业在智慧运营上占有一席之地。腾讯、百度、北京金恒智能系统工程技术有限责任公司、芯智控股有限公司等企业在智慧安全具有竞争优势。智慧运营领域代表性企业有阿里、腾讯、北京智慧图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智慧服务领域领先企业包括腾讯、捷顺科技、阿里等。
九、发展方向
随着我国航空产业的发展,机场建设需要与时俱进,形成自身市场竞争力,有效保证航空企业可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得以生存和发展。航空企业需要利用自身的优势创新业务产品、拓展服务领域,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提升机场的智能化管理水平,完成智慧机场转型。同时,利用智慧机场建设和发展带动我国航空产业整体发展进程,保证我国航空智能化水平处于国际领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