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显微镜 - 产业百科
摘要:近年来,国家密集出台各项政策支持科学仪器的发展,在市场政策加持下,中国光学显微镜市场迅猛发展,2022年中国光学显微镜行业市场规模达59.72亿元,同比增长8%,未来,随着国内企业精密制造能力不断提高,光学显微镜国产替代进程将进一步加速。
一、定义及分类
光学显微镜是利用光学原理,把人眼所不能分辨的微小物体放大成像,以供人们提取微细结构信息的光学仪器。光学显微镜有多种分类方法,按使用目镜的数目可分为三目,双目和单目显微镜;按图像是否有立体感可分为立体视觉和非立体视觉显微镜;按观察对像可分为生物和金相显微镜等;按光学原理可分为偏光,相衬和微分干涉对比显微镜等;按光源类型可分为普通光、荧光、红外光和激光显微镜等;按接收器类型可分为目视、摄影和电视显微镜等。
二、商业模式
1、采购模式
光学显微镜企业通过与主要原材料供应商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保证了企业原材料的质量稳定性和供货及时性。开发新供应商时,负责采购的部门需对其资质、生产能力、质量管理、技术支持、信用周期等进行评价,必要时质检、技术、生产等部门协助其进行联合考察。通过样品检验、小批量供货试验,产品质量稳定方可列入合格供应商名录。每年负责采购的部门定期组织有关部门对现有供应商的供货质量、供货速度、服务、信用等方面进行考评。光学显微镜企业整体采购数量主要以订单为基础,通过ERP系统分解至各项原材料的生产需求进而向供应商采购。
2、生产模式
光学显微镜企业主要采取“以销定产”的方式进行生产经营,光学显微镜企业的性质和市场特性决定了其生产和销售需以下游客户为导向,主要根据客户的订单进行生产,即“以销定产”。由于光学显微镜企业主要为国内外知名厂商,其供应链管理先进完善,一般而言光学显微镜企业可进入下游客户的供应链系统获取其采购计划,进而提前开展生产计划。
3、销售模式
光学显微镜企业采用“直销+经销”的销售模式。国内市场:主要采取“直销为主+经销为辅”的销售模式。直销方式以省市划分大区,由各大区负责开展基础教育、高等教育、生物医疗等不同市场的销售。经销方式主要依托国内数家签约经销商进行区域销售,重点是高等教育市场。国际市场:主要采取“经销”的模式通过当地的经销商开展销售工作。
三、行业政策
1、监管体系、机构及现行标准
光学显微镜行业是一个市场化程度较高的行业,光学显微镜企业面向市场自主经营,政府职能部门进行产业宏观调控,行业协会进行自律规范。行业主管部门为工业和信息化部,行业内部自律性管理组织为中国光学学会和中国光学光电子行业协会。中国光学学会和中国光学光电子行业协会的主要职责有:开展行业市场调查,向政府提出行业发展规划的建议,促进科学技术成果的转化;进行市场预测,向会员单位提供信息服务;举办国际、国内展览会、研讨会,致力新产品新技术的推广应用;组织会员单位开拓国际国内市场,组织国际交流,开展国际合作,推动行业发展与进步。
光学显微镜行业现行标准主要包括液压传动液体污染采用光学显微镜测定颗粒污染度的方法;纺织品山羊绒、绵羊毛、其他特种动物纤维及其混合物定量分析;光学显微镜术语;皮革鉴定扫描电镜和光学显微镜法等。
2、行业相关政策
2020年以来,国家密集出台政策支持科学仪器国产化,2021年5月,财政部及工信部颁布的《政府采购进口产品审核指导标准》(2021年版),明确规定了政府机构(事业单位)采购国产医疗器械及仪器的比例要求:生物显微镜、手术显微镜和数字切片扫描系统要求100%采购国产;荧光(生物)显微镜要求50%采购国产。2021年12月,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的决定签发《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一0三号)》,其中第九十一条明确:“对境内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的科技创新产品、服务,在功能、质量等指标能够满足政府采购需求的条件下,政府采购应该购买;首次投放市场的,政府采购应该率先购买,不得以商业业绩为由予以限制。”2022年1月,国务院发布《计量发展规划(2021-2035年)》,指出:加强色谱仪、质谱仪、扫描电子显微镜、高精度原子重力仪等高端通用仪器设备研制,为中国光学显微镜行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四、发展历程
在20世纪初,中国显微镜主要依赖进口,1958年中国研制成功第一台自产的显微镜,标志着中国显微镜工业化的开始。1980年显微镜行业开始向市场化方向发展,一些科研机构和企业涉足显微镜的研发、生产和销售。1990年国内企业引入国外先进技术,提升光学显微镜产品性能和质量,显微镜在科研、医疗、教育等领域广泛应用,市场需求增加。2015年中国光学显微镜行业在国际市场上逐步树立品牌形象,通过国际合作和市场拓展扩大影响力。近年来,中国光学显微镜行业在全球的地位逐渐提升,成为全球光学显微镜领域的重要参与者之一。
五、行业壁垒
1、技术壁垒
光学显微镜的制造是几何光学、物理光学、薄膜光学、色度学、热力学、精密机械、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光源技术、微显示技术等学科的高度集成,产品技术含量较高。例如,高分辨研究用显微镜、高像素镜头等应用趋势均对厂商提出了更高的设计要求和组装要求,需要厂商具有深厚的技术积累和持续研发实力。
2、客户壁垒
国内光学显微镜制造企业的客户主要为国内外知名光学仪器企业,一般而言上述知名企业建有合格供应商名录,合作前对供应商的生产能力、产品工艺、质量、技术水平等进行充分考核尽调,确定合作关系后一般可长期合作且不轻易更换,形成了较高的客户壁垒。
3、系统管理能力壁垒
光学显微镜加工涉及的工艺流程复杂,为了保证在各加工工序中确保产品符合加工精度要求,从事批量光学显微镜加工,不仅需要国际先进的精密加工设备,而且需要具备对各类设备进行整合、系统管理的能力,这需要企业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不断积累形成,新进入光学显微镜行业的生产商很难在短时间内掌握这种能力。
4、人才培育壁垒
由于光学显微镜一般具有单件加工、工序复杂、精细度高等特点,在加工过程中需要个人具有较高的工艺技能水平,培养一名具有熟练操作技术的工人需要较长的周期和较高的费用。因此,技术经验的积累、成熟操作工人的培养构成光学显微镜行业较高门槛。
六、产业链
1、行业产业链分析
光学显微镜产业链上游主要包括光学元组件、电子元器件、金属结构件、塑料结构件等,下游来看,传统光学镜主要用于科研实验和实验教学领域,数码显微镜则集中在医疗卫生、工业生产以及科研领域,部分低端产品也开始向教学与个人爱好领域发展。
光学材料为光学显微镜行业重要上游产业,其中,光学玻璃是光电技术产业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前,光学玻璃的开发与生产主要以欧美为主,产品主要用于望远镜、枪瞄镜、中低档照相机及一般光学仪器的光学器件。二十世纪六十至七十年代,由于日本首先在光学玻璃生产中实现了连续熔炉,引发了世界光学产业结构调整,光学产业开始从西方向东方转移,使日本成为世界光学产业发展最快的国家。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期,随着中国连熔生产技术的逐步成熟以及实行市场经济体制后企业制造成本的大幅降低,传统光学玻璃生产逐渐向中国境内转移,日本众多的光电企业和中国台湾几乎所有的照相机企业以及光学冷加工企业都纷纷到中国大陆办厂,使中国光学玻璃制造业得到了迅猛发展,逐渐成为了全球光学玻璃生产大国,中国光学玻璃制造毛利率趋于稳定,是光学显微镜行业持续稳定生产提供了必要条件。
光学显微镜是科研必不可少的仪器设备,特别是生物医学领域的研究,高分辨率的光学显微镜对科研成果起着重要的作用,科技兴国已成为共识的当下,中国科研力度不断加大,2022年中国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达30870亿元,同比增长10.4%,科研经费支出不断上升,将带动对光学显微镜的需求上升。
2、行业领先企业分析
(1)麦克奥迪(厦门)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麦克奥迪(厦门)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公司是国内光学行业显微镜领域的领先企业,是全球光学显微镜领域的知名品牌之一。现有三个核心主营业务:医疗业务、光电业务、智能电气业务。光电业务核心为研发、生产和销售光学显微镜、数码显微镜和显微图像集成系统产品,主要产品包括生物显微镜、工业显微镜及全自动数字扫描,面向基础教育、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工业和生物医疗等领域。公司客户遍及中国大陆、西班牙、日本、德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韩国、沙特阿拉伯、中国台湾、中国香港等130个国家和地区。2022年麦克奥迪营业总收入达17.94亿元,其中,显微镜产品收入5.69亿元,占营业总收入的31.73%。
(2)宁波永新光学股份有限公司
宁波永新光学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7年(全资子公司南京永新前身始于1943年),是中国光学精密仪器及核心光学部件供应商,主要从事光学显微镜、光学元件组件和其他光学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包括生物显微镜及工业显微镜、条码扫描仪镜头、平面光学元件、专业成像光学镜片及镜头,拥有“NOVEL”、“NEXCOPE”、“江南”等自主品牌,产品主要出口欧美、日本、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2022年永新光学显微镜产销量分别完成91391台和101903台,从营收情况来看,2022年永新光学营业总收入达8.3亿元,其中,显微镜业务收入3.6亿元,占营业总收入的43%。
七、行业现状
近年来,国家密集出台各项政策支持科学仪器的发展,在市场政策加持下,中国光学显微镜市场迅猛发展,2022年中国光学显微镜行业市场规模达59.72亿元,同比增长8%,未来,随着国内企业精密制造能力不断提高,光学显微镜国产替代进程将进一步加速。
八、发展因素
1、有利因素
(1)产业政策的支持
光学显微镜产业是以光电子技术为核心的高新技术产业,是世界公认的战略型产业之一,对整个光电子产业的升级转型、产业结构提升、经济增长方式转变都具有重要意义。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支持光电产业及其下游相关领域的发展,产业政策支持将为行业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为行业快速成长提供有力支撑。
(2)光学企业正加紧向中国大陆转移
继20世纪90年代美国、日本企业向台湾地区的产业转移之后,大量的日本、台湾地区光学企业正加紧向中国大陆转移,中国已成为全球光学元件组件加工制造中心。全球化、专业化的分工合作体系的建立,有利于国内光学元件组件加工企业在较高层次上参与全球光学企业的竞争,为中国光学显微镜行业发展提供了较好的市场机遇。
(3)科研经费投入不断加码
历史因素的影响,中国科学研究力量较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科学技术远远落后于西方国家。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科研工作者发愤图强,自力更生,推动了中国科学事业的发展。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国家财政日益充足,作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因素,科学研究在其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随着国家对于科学研究的逐步重视,对科学研究的经费投入不断加大,2022年中国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达30870亿元,同比增长10.4%,光学显微镜是科研必不可少的仪器设备,市场需求将进一步增长。
2、不利因素
(1)国内技术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存在差距
由于光学显微镜一般具有单价加工、工序复杂精细度高等特点,因此在加工过程中对加工工艺的技术要求较高。同时,光学显微镜的加工涉及的流程较为复杂,在制作过程中应满足产品的加工精度要求。目前中国国内只有少部分厂商可实现精密光学元件的量产,高端显微镜加工技术以及高精度的检测技术仍大多由国外厂商控制,中国国内加工水平与国际高端技术仍有较大差距。
(2)市场竞争日益激烈
日资、台资等光学企业加速在中国大陆建厂,加大了市场竞争压力,他们充分利用内地的较低劳动力成本,使曾经是中国光学显微镜企业的劳动力成本竞争优势逐渐减弱。
(3)对产品要求持续提升
光学显微镜凭借其非接触、无损伤等优点,长期以来是许多科学研究领域中必不可少的工具,而随着下游生命科学、物理研究、生物科研等领域不断发展,以及应用场景的增多,对光学显微镜产品要求也越来越高,如显微镜特性、功能、分辨率等等。
九、竞争格局
中国光学显微镜市场两级分化严重,在高端产品市场中,市场集中度较高,主要被徕卡显微系统、蔡司、尼康、奥林巴斯等国外企业占据,国内企业也有所布局;而在中低端市场中,因竞争者较多,加之产品差异化程度较小,导致市场集中度较低。目前,中国光学显微镜国产品牌主要包括舜宇光学科技(集团)有限公司、麦克奥迪(厦门)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宁波永新光学股份有限公司等。
十、发展趋势
中国作为全球制造业中心,对光学显微镜等精密仪器的需求一直较大,随着科技和制造业的不断发展,对高质量光学显微镜的需求也在增加;此外,近年来中国政府大力支持产业发展,对光学显微镜行业发展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市场政策加持下,中国光学显微镜行业市场前景十分可观。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光学显微镜将会更加数字化和智能化;此外,高端技术如超分辨显微镜、荧光显微镜、原子力显微镜等在科研和医疗领域的应用可能会增加,这些技术的发展将推动光学显微镜行业向更高端、更专业化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