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0年以来,随着疫情等因素带动生鲜电商等快速发展,乌鳢预制菜等领域快速发展渗透,带动乌鳢产量明显提升,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乌鳢产量约56.85万吨,较2021年增长约2万吨;乌鳢省市分布而言,我国乌鳢淡水养殖主要集中在广东等沿海省份。

一、定义及分类

乌鳢,俗称黑鱼、乌鱼、乌棒、蛇头鱼,隶属鲈形目,鳢科,鳢属,属淡水底栖性鱼类,通常栖息于水草丛生或淤泥底质的水域。乌鳢具备营养价值高和分布广的特点,属于淡水鱼中较为名贵的品种,养殖产业中具备经济效益高,产量高、生长快、抗病强、高适应能力的特点,乌鳢历来畅销国内外市场,在东南亚各国市场需求日益增加,价格昂贵,成为我国外贸出口的重要水产品之一。目前国内乌鳢养殖主要以养殖池塘套养和池塘精养两种养殖模式为主,由于高密度养殖,加之乌鳢代谢物较多,水质容易破坏,国内中小养殖户效益优先,品种混乱,一定程度上影响乌鳢产品质量的同时也不利于产业的健康发展。

乌鳢养殖特点情况

二、行业政策

近年来,为了促进水产养殖行业的发展,我国陆续发布了许多政策,如2022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稳定水产养殖面积,提升渔业发展质量。乌鳢属于名贵淡水鱼,相较普通淡水鱼整体养殖效益可提升空间较大,相关政策推动预制菜等渔业初加工和深加工餐饮发展,乌鳢等名贵产品将是率先受益者,加之目前国内整体渔业养殖仍以中小养殖户为主,政策持续出台推动渔业整体市场集中度提升从而带动产业规模化效益提升,预计未来我国乌鳢产业规模化、深加工有望加速推进。

近年来我国乌鳢相关政策

三、发展历程

我国乌鳢养殖产业经历了从初步成功到受挫再到复兴的曲折历程。在20世纪60年代初,人工繁殖成功后,由于肉食性习性和生态环境破坏,养殖受挫。然而,随着科学发展和生活水平提高,90年代后,养殖重新兴起,并取得显著成果。在鱼病防治和产品深加工方面,也有了相应的研究和发展。但总体上,我国乌鳢的人工养殖还刚开始,面临许多问题,前景可望。

我国乌鳢行业发展历程

四、行业壁垒

我国乌鳢行业存在明显的壁垒,主要包括资金、技术、人才和渠道等方面。资金壁垒要求养殖户具备较大的初始投资和较长的资金回流周期,对小规模养殖户造成较大压力。技术壁垒要求养殖户具备较高的技术水平和管理经验,包括养殖环境控制、鱼病防治、饲料配方和投喂技术等,限制了新进入者的技术能力。人才壁垒要求养殖户具备专业的养殖人才,包括技术工人、管理人才、销售人才等,对新进入者的人才储备提出了挑战。渠道壁垒要求乌鳢产品销售具备一定的销售渠道和网络,新进入者需要与现有养殖户和销售商竞争,建立自己的销售渠道。

我国乌鳢养殖行业壁垒

五、产业链

乌鳢产业链情况而言,上游主要为乌鳢苗种、防治药物、饲料、人工及其他物料成本等,多年来我国乌鳢苗种以野外捕捞为主,早期过度捕捞导致野外整体乌鳢优质苗种数量下降,加之养殖户利润优先,部分企业以次充好,一定程度导致整体乌鳢苗种和产品质量参差不齐,且乌鳢养殖在中小规模时抗病能力强,但在大规模密集养殖时,由于代谢物较多加之整体乌鳢饲料需求高,整体水质更容易被破坏,从而导致病害出现,成本结构而言,乌鳢整体食量较大,饲料是主要成本,占比超7成。饲料种类来看,国内各地区省市之间差异较大,浙江、山东、辽宁黑鱼养殖主要是投喂冰鲜鱼,广东主要是投喂配合饲料,生长速度比较快,养殖周期短,是国内最主要乌鳢生产省份。下游结构来看,目前国内乌鳢主要需求仍以鲜食为主,深加工占比不足一成。

六、行业现状

乌鳢产业供给现状而言,乌鳢产量在2016年以前处于增长态势,主要受早期国内整体乌鳢接受程度低,且养殖成本和相关技术尚未完善导致。随着相关研究推进同时养殖户养殖技术逐步得到实践、叠加利润驱动等因素,随着国内乌鳢苗种和质量等问题逐步显现,乌鳢供给趋向稳步发展,整体乌鳢产量稳定在50万吨左右,且在2017-2019年有所下降,2020年以来,随着疫情等因素带动生鲜电商等快速发展,乌鳢预制菜等领域快速发展渗透,带动乌鳢产量明显提升,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乌鳢产量约56.85万吨,较2021年增长约2万吨。乌鳢省市分布而言,我国乌鳢淡水养殖主要集中在广东等沿海省份。

2015-2022年中国乌鳢产量和需求量变动

七、发展因素

1、有利因素

(1)乌鳢等水产消费需求多元化增长迎来机遇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高品质、健康水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乌鳢作为一种营养丰富、肉质鲜美的水产品,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消费需求的增长将进一步推动乌鳢养殖业的快速发展。同时人们对乌鳢的需求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食用方式,还拓展到了休闲、娱乐等多个领域。同时,消费者对乌鳢的品质和安全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为乌鳢养殖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2)科技创新为乌鳢健康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通过引入先进的养殖技术和管理模式,提高了乌鳢的产量和品质,降低了养殖成本,增强了市场竞争力。同时,科技创新还有助于解决乌鳢养殖中遇到的环境保护、病害防治等问题,推动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政府和企业对科技创新的重视和支持,为乌鳢行业提供了强大的动力。这些因素共同作用,将进一步推动我国乌鳢行业的科技创新进程,为产业的健康和快速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3)政府政策的对行业的标准化和规模化支持

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加大对乌鳢养殖业的投入力度,提高了养殖户的积极性和信心。政策支持不仅体现在资金补贴、税收优惠等方面,还包括技术推广、市场开拓等方面的支持。这些政策措施有效地降低了养殖户的经营成本,提高了乌鳢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为乌鳢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同时,政策支持还推动了乌鳢行业的标准化、规范化发展,提高了产品质量和安全水平,更好地满足了消费者的需求

2、不利因素

(1)生态环境压力加大

随着养殖规模的扩大,乌鳢养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逐渐显现。养殖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废气等污染物对水体和周边环境造成了一定的污染,对生态环境造成了压力。同时,过度捕捞和养殖也可能导致野生乌鳢资源的减少和生态平衡的破坏。生态环境一定程度影响我国乌鳢养殖成本和压力,给我国乌鳢行业发展造成一定不利影响。

(2)市场竞争加剧

随着乌鳢养殖业的快速发展,市场竞争也日趋激烈。养殖户之间的价格战、品质竞争等问题愈发突出,导致利润空间压缩,经营风险加大。此外,进口水产品也给国内乌鳢市场带来了竞争压力,国外高品质、低价格的乌鳢产品可能占据一定市场份额。

(3)养殖技术瓶颈

虽然我国乌鳢养殖技术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在一些关键领域仍存在技术瓶颈。例如,良种选育、病害防治、高效养殖等方面的技术难题仍未得到完全解决,制约了乌鳢养殖业的进一步发展。此外,一些新技术、新方法的推广和应用也需要时间和资源投入,可能会给养殖户带来一定的经济负担和技术风险。

八、竞争格局

我国乌鳢养殖行业竞争企业可分为大型农牧企业、深加工企业和地方性养殖企业等。大型农牧企业如海大集团,具备强大的研发和生产能力;深加工企业如江苏一品、江苏中洋和广东恒兴专注于乌鳢产业,具备规模和技术优势;地方性养殖企业数量众多,规模较小但具备灵活性,能快速适应市场需求。各类企业在不同领域和层面上展开竞争,共同推动乌鳢行业的发展。

我国乌鳢行业竞争企业分类

九、发展趋势

随着消费者对水产品品质和安全性的需求增加,养殖户和加工企业更加注重提高产品质量,加强品牌建设,提升产品附加值和竞争力。同时,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乌鳢养殖业正逐步转向生态化和环保化的发展模式,降低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将有助于推动我国乌鳢养殖业的转型升级,提升产业整体素质和竞争力,满足市场需求,实现可持续发展。我国乌鳢养殖行业呈现出品质化、品牌化、生态化和环保化的发展趋势。

我国乌鳢行业发展趋势

声明:如果您在下载时遇到问题,或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稿酬或其它问题,请通过邮件datastudy.org@outlook.com或客服微信lsy552277li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回复您,并作平台维护、下架、删除等处理。 书云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数研咨询 » 乌鳢 - 产业百科